轮胎品牌:消失和崛起都是必然
1934年10月,上海大中华橡胶厂生产出国内第一条汽车轮胎,定名为“双钱”,产品有30×5和32×9两种规格,日产量7-9条。
这一事件,打破了当时国外轮胎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。
从那时到现在,中国汽车轮胎经历了80多年的历史。
众多品牌诞生
从2005年起,中国汽车轮胎年产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,并形成了产品齐全完整的轮胎工业体系,成为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消费国,轮胎产品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……

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,汽车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,与此同时,轮胎需求量也跟着水涨船高。
于是,国内外轮胎企业纷纷开始抢占这块广阔的市场,一个又一个轮胎品牌相继诞生。而同时,产能过剩也成了轮胎行业自己给自己埋下的重大隐患。
巨头不断购并
参考当今世界一线轮胎品牌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,强大之路不是那么简单走出来的。
中国轮胎行业“人满为患”的最终发展结果,就是市场上不会再有如此多的轮胎品牌继续存在。
在连续几年的世界轮胎75强排行榜中,普利司通、米其林及固特异三巨头的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,维持在30%~40%之间,而中国大陆前10家轮胎企业销售总额占比大概在10%左右。
在这些轮胎巨头崛起的过程中,并购成为其成长壮大以及抢夺海外市场的有力手段。

以中国市场为例:
美国固特异在1994年并购大连橡胶总厂;
法国米其林在1995年并购沈阳轮胎总厂;
日本普利司通在1996年并购沈阳第三橡胶厂;
……
这些轮胎巨头通过类似的并购,成功打入中国轮胎市场,并持续占领市场份额直到如今。
消失和崛起都是必然
如今在中国,本土的轮胎企业也大有赶超崛起的趋势,比较大的轮胎品牌,如中策、风神、玲珑、万力、双星、三角、赛轮等,都在向轮胎强企的目标前进。
除去这些实力较强的轮胎品牌让人看到希望外,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品牌,在市场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。
随着出口市场不断受阻,很多轮胎企业开始把目光更多放在国内,这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。

相比于国外,中国国内企业在并购方面还欠缺经验,但近两年,也有不少轮胎企业间的并购,像2015年中化收购倍耐力。
不出意外的话,在未来中国市场,一部分轮胎品牌将会消失,还有一部分企业成为轮胎代工厂,为数不多的超级轮胎企业也将会出现。
因此,中国也会诞生能够在世界上驰骋的轮胎巨头,这些巨头可能是中策,可能是风神,也可能是万力、三角、赛轮或者其他企业。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www.mnpgideationbank.com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www.mnpgideationbank.com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copyright#chinabuses.com
- 陈华出任康明斯中国供应链、质量和信息技术执行总监[09-26]
- 成都客车森鹏电子共携手 绘制海外绿色交通新篇章[09-26]
- 逐鹿欧美市场 精进电动耀动2024汉诺威商用车展[09-26]
- 玉柴参加“与中国驻东盟经商参赞面对面”交流会[09-26]
- 北京祥龙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[09-26]
- 媒体关注:从未势能源看中国氢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[09-25]
- 尽显“全天候”品质 欧辉BJ6105确实有点大不同 [09-25]
- 森鹏出海 领航商用车数智化转型[09-23]